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必考知识点

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:生产力水平、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,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。此外,政策、社会福利、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。高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农业区位因素分析【自然因素】1.土地:地形、土壤2.气候:光照、热量、降水、昼夜温差3.水源(灌溉水源):【社会

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:生产力水平、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死亡率和出生率,进而影响人口增长模式。此外,政策、社会福利和自然灾害也会影响人口的增长。

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必考知识点插图

总结高中地理必考知识点

农业区位因素分析

自然因素

1.土地:地形、土壤

2.气候:光照、热量、降水、昼夜温差

3.水源(灌溉水源):

社会经济因素

1.市场:

2.交通:

3.国家政策

4.劳动力

5.科技:农产品保鲜、冷藏等技术的发展

6.工业基础

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: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

【自然条件(港口位置决定)】

1.水域条件:港阔水深(等深线密集,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)

2.港口建设条件地地质稳定,地形平坦,坡度适宜(有利于建筑用地和港口设备的安排)

【社会经济条件(影响港口兴衰)】

1.经济腹地条件:经济腹地是否广阔、客货流量大小、腹地经济性质(经济腹地是否广泛影响客货流量;客货流量影响港口兴衰;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<综合港、专业港等>)

2.城市支持(交通便利;支持港口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)

3.政策条件:对外开放地区建设自由贸易港

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: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

自然条件

1.地形:平坦,流经平原,水流平缓

2.气候:降水丰富均匀,河流流量大,季节变化小,冰期短

3.河流:宽阔平直,水深

社会经济条件

流域人口多,经济发达,联系密集,运输量大

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:治理原则

上游:调洪

中游:分洪、蓄洪

下游:泄洪、束水

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:治理措施

上游:修水库、植树造林

中游:修水库,修分洪蓄洪工程

下游:加固堤坝,疏浚河流,挖掘河流

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:河流洪水灾害的原因

【自然原因】

1.水系特征(a.流域广,支流多;b.含沙量大;c.平原河弯曲,水流缓慢,水流不畅。

2.水文特征(a.流经潮湿地区,降水丰富;b.干流汛期长,水量大。

3.气候特征(当年气候异常,流域普遍暴雨,导致洪水泛滥。

人为原因

1.植被破坏(a.过度砍伐,植被破坏严重,水土流失加剧,导致流域涵养水源,调节径流,削峰补枯能力降低;b.沉积物进入河流,沉积物抬高河床,降低河流泄洪能力。

2.围湖造田(沉积物导致湖泊萎缩,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。

※分析解决某一地区缺水原因:

※原因

【自然原因】

1.气候:降水少或不足,蒸发量大,季节分布不均匀

2.河流:地表径流量较少

人为原因

1.用水量大:人口密集,工农发达

2.利用不合理:利用率低,污染浪费严重

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:解决方案

1.开源:沿海地区跨流域调水、水库建设、海水淡化,提高供水能力

2.节流:减少水污染,减少浪费,提高工农水资源利用率,限制高能耗水产业发展,发展节水农业(如喷灌滴灌),制定法律法规,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,实施水价调整

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:影响水库坝址选择的因素

1.坝址在河流、峡谷或盆地、洼地出口(口袋区有利于坝建设:工程量小、成本低、库区容量大)

2.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,避免喀斯特地貌和断层

3.气候水文条件:保证充足的水量

4.考虑水库建设是否需要移民和占地搬迁,尽量减少居民淹没点

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:水库的作用

1.调节气候,改善生态环境

2.有利于水产养殖业发展

3.有利于旅游业发展

4.防洪

5.具有发电价值

6.具有灌溉功能

7.提高航运价值

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

1.气候:温度高,降水少,风多,阳光强:有利于蒸发

2.地形: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和淤泥海岸

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: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

1.地形:广阔的大陆架(阳光直射,光合作用强,诱饵丰富)

2.温带海域:温度变化大,海水泛化

3.河口: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

4.洋流:(交汇流或上升流)海水泛化,带来海底营养盐,饵料丰富

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

自然条件

1.气象条件:天气晴朗

2.纬度:地球自转的线速

3.地形:平坦开阔

人文条件

1.人口: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,地广人口稀少

二、交通便利

3.军事:符合国防安全要求

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:隧道选址条件

在背斜处选择(a.背斜岩层向上拱起,地下水向两侧渗流,不易发生渗漏问题;b.背斜为穹顶结构,不易坍塌。

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: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

1.路况:周围道路宽阔

2.与市内外交通联系

3.工程量

机场选址的位置条件

自然条件

1.地形:地形平坦开阔,坡度适宜,保证排水

2.地质:地质条件好

三、气候:少云。

社会经济条件

1.交通条件:与城市交通便利。

2.经济:建在经济发达地区。

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: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

1.注重生态环境建设:加大绿化,计划退耕还林还草,改善生态环境

2.控制人口数量,提高人口素质

3.调整农村产业结构,发展各种农村经济(发展农产品加工业、商品农业等)。),增加科技投入,改善农民

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

总结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:地图专题

1.月经递变:向东度数增加到东度数,向西度数增加到西度数。

2.纬度递变:向北度增加到北纬度,向南度增加到南纬度。

3.纬线的形状和长度:相互平行的圆,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,从而逐渐缩短到两极。

4.经线的形状和长度:所有经线均为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,长度相等。

5.东西经的判断: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,减小的是西经。

6.南北纬的判断:度数向北增加到北纬,向南增加到南纬。

7.东西半球的划分:20°W往东至160°E为东半球,20°W往西至160°E为西半球。

8.判断东西方向:劣弧定律(如东经80)°在东经1°的东面,在西经170°的西面)

9.比例尺尺的大小和图示范围:图幅相同,比例尺越大,表示范围越小;比例尺越小,表示范围越大

10.地图上方向的确定:一般来说,上北下南,左西右东;指向标地图,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;

经纬网地图,经线指南北方向,纬线指东西方向。

11.等值线的疏密: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,坡度越陡;等压线越密,风力越大;等温线越密,温差越大

12.等高线的凸向和地形:等高线向高处突出的地方是山谷,向低处突出的地方是山脊。

13.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相反: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相反。

14.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: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相同。

总结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:地球运动专题

天体类别:星云、恒星、流星、彗星、行星、卫星、星际空间气体、尘埃等。

2.天体系统层次:总星系-银河系(银河外星系)-太阳系-地月系

3.大行星按特征分类:类地行星(水金地火)、巨行星(木土)、远日行星(天、海)。

4.月球:(1)月球的正面总是朝向地球,有昼夜变化。

(2)无大气,因此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,陨石坑多,无声无风,

(3)月球表面有山脉、平原(即月海)和火山。

5.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:光照条件稳定、宇宙环境安全、大气温度适宜、液态水适宜。

6.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:光球(黑子)、色球(耀斑)、日冕(太阳风)。

7.太阳活动-黑子(标志)、耀斑(最强烈)、太阳黑子变化周期11年。

8.太阳活动的影响:黑子-影响气候,耀斑-电离层-无线电通信,带电粒子流――磁场――磁暴

9.太阳辐射的影响:①保持地表温度,促进地球水、大气、生物活动和变化。

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使用的能源。

10.自转方向: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,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

速度:①线速(从赤道递减到两极0)②角速(两极0除外,各地相等)

周期:①恒星日(23h56m4s真正周期)②太阳日(24:00,昼夜更换周)

意义:①昼夜更替②经度不同的地方不同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(北右南左)

11.晨昏线:沿自转方向,夜间向白天向晨线过渡,白天向夜间向昏线过渡(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度)。

总结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:等高线地形图

1.河流峡谷选择水库大坝建设的原因:①地处峡谷,有利于筑坝;②盆地地形,蓄水量大。

2.交通线路(铁路、公路)选择某个地方的原因:高线稀疏,地形坡度慢,施工周期短,投资少,施工方便。

3.确定一个地方是盆地,判断原因:河流汇集到中间,表明地形中间低,周围高。

4.引水工程选择某个地方,因为地势较高,河流可以沿地形自流。

5.选择梯田,原因:地形温和,坡度小,开垦梯田,不仅扩大耕地面积,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,实现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的统一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6.选择一条路线登山的原因:高线稀疏,地形坡度小,容易爬坡。

总结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:海洋资源

高中历史鸦片战争知识点总结 最全知识归纳

鸦片战争在政治上中国领土、领海、司法、关税等主权遭到破坏,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,导致社会性质发生变化,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;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,引起中国政治局势动荡,农民运动爆发。鸦片战争知识汇总1.爆发的原因:中国的禁烟运动2.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禁烟运动?一是中国白银大陆外流

1.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集中分布渔业资源:①大陆

框架水域,海水浅,阳光充足,光合作用强;②冬季冷暖流或冷海水交汇,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面;③入海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;浮游生物繁多,鱼饵充足,容易形成大渔场。

2.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:①沿海砂矿:砂、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物②石油、天然气、煤、硫、磷等矿产资源③海盆:深海锰结核(主要集中在北太平洋)

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3

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

一、海陆分布:

1.海陆面积比:七分海71%三分陆29%

2.海陆分布非常不均匀: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,但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;大部分海洋分布在南半球,而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。

3.无论地球如何平分,任何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。

二、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33页图

一、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:亚非北南美,南极欧大洋;

2.四大洋:太平洋、大西洋、印度洋、北冰洋

4.大陆被称为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洲和欧洲大陆,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,小陆被称为岛屿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,海洋的突出部分被称为半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,许多岛屿被称为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。

6.亚欧分界线:乌拉尔山、乌拉尔河、里海、大高加索山、黑海和土耳其海峡。教科书33页图2.7

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。 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。

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的分界线。

7.七大洲轮廓图

8.最大的大洲是亚洲,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

9.经度最广、纬度最高、最冷的大洲是南极洲最近的大洲:南美洲

10.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:亚洲、欧洲、非洲和大洋洲;所有位于西半球的大洲:北美和南美

11.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:欧洲和北美;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:南极洲

12.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:北冰洋;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:印度洋

13.赤道经过的大洲:非洲、亚洲、大洋洲、南美洲

大洲穿过北回归线:非洲、亚洲和北美

大洲穿过南回归线:非洲、大洋洲和南美洲

大洲穿过北极圈:欧洲、亚洲和北美

通过赤道和北回归线的大洲:非洲和亚洲

14.南极洲周围的大洋逆时针依次是大西洋、太平洋和印度洋

15.北冰洋周围的大洲有亚洲、欧洲和北美

16.各大洋濒临的大洲:课本33页七大洲、四大洋图

各大洲临大洋:

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

一、沧海桑田

1.海陆变化`主要原因:地壳变化和海平面升降;

二、次要原因:人类活动。

3、证据:喜马拉雅山海洋生物化石、中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的古河水井、荷兰围海大坝等遗迹。

二、大陆漂移假说

1.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;

2.主要内容:大约2亿年前,地球上的大陆是一个相互连接的大陆,周围是一片大海。后来,原始大陆被分成几个大陆,缓慢漂移和分离,并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。

三、板块运动

1.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;

2.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的,而是由板块组成的。

3.板块不断移动:板块内部,地壳相对稳定;板块与板块交界处,地壳活跃。

4、火山、地震带:集中在板块交界处: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、地中海-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。

5.板块运动:挤压开裂;

6.解释一些地理现象:喜马拉雅山将在几千万年后成为新的海洋,地中海将消失。教科书43页图

欧洲阿尔卑斯山: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。

喜马拉雅山亚洲: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。

地中海将消失: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

红海将扩大: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。

科迪勒拉山系美洲: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、南极洲板块交界处。

7.判断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:

若在某处发现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,说明这里曾是海洋。

若在某处发现了大量的陆地生物化石,说明这里曾是陆地。

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4

(1)位置:

①(1000E-140E)(10S-20N)

②海陆位置:东临太平洋,西临印度洋,是亚洲和大洋洲的过渡区

(2)范围:东南亚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,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。

(东南亚的主要国家:中南半岛—唯一的内陆国:老挝马来群岛东南亚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多、一国跨两洲的国家——印度尼西亚(“千岛之国”)).

二、自然环境特征

1.地形特征:

中南半岛-山川相间,纵向分布。半岛北部地势较高,山脉呈棕榈状向南延伸。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。(河流水文特征:由北向南流动,流域面积小,落差大,水能丰富)马来群岛-山脉起伏较大。地势高,沿海地区平原狭窄。火山和地震。

2.气候特征:

中南半岛-热带季风气候,全年高温,分为旱季和雨季。雨水较少的内部平原和河谷是热带草原景观;向南延伸的马来半岛是热带雨林气候,全年降水丰富,形成热带雨林景观。马来群岛-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全年高温多雨

3.板块活动和地质灾害:东南亚位于亚欧板块、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,地壳运动活跃,火山地震多。

三、居民和经济

1.东南亚人口密度大,华侨人数多;华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2.农业:

①农业生产条件:东南亚位于热带地区,光线强,热量充足;降水丰富,火山灰形成土壤肥力高→大米和热带经济作物丰富。

②主要产品:大米、橡胶、油棕色、金鸡纳、香蕉麻、椰子、锡矿、石油等。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。(主要大米出口国:泰国、缅甸、越南;最大的橡胶产地:泰国;最大的棕色油产地:马来西亚;最大的椰子产地:印尼(生产)、菲律宾(出口);香蕉麻产地:菲律宾)

③开辟了热带种植园农业,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。(→单一殖民经济:只生产一种或几种作物。

3.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模式:大力发展制造业(一般发展劳动密集型、资本周转快的纺织装配产业);扩大农产品生产出口;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(旅游)

4.现有问题:资金和技术严重依赖外国,生态环境恶化,区域差异扩大,特别是城乡差异扩大。

四、马六甲海峡和泛亚铁路

1.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,是沟通亚洲和大洋洲、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唯一途径。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东亚连接南亚、西亚和非洲东部的唯一途径,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。

2.新加坡的兴起:东南亚被称为十字路口,马六甲海峡是这个十字路口的咽喉,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。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东端,是通过海峡航线的唯一途径,具有良好的港口建设条件。重要的交通位置和繁忙的交通促进了新加坡转口贸易、服务、金融、石油加工、船舶维修和制造业的发展。

3.泛亚铁路建设的意义:合理布局交通网络,互补优势,促进沿线经济发展,促进双边贸易,节省运费和运输时间,加快湄公河流域发展,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
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5

(1)历史悠久

位置范围: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,印度洋以北,大部分位于10°N~30°N之间

内陆国家:尼泊尔、锡金、不丹(均毗邻中国)

国家 临海国: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(印度、巴基斯坦与中国相邻)

岛:斯里兰卡,马尔代夫

宗教和居民: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。斯里兰卡主要是佛教;印度和尼泊尔主要是印度教。

(2)自然条件

地形: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,中部印度河——恒河平原,南部德干高原

印度河: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来自西藏,注入阿拉伯海

恒河:大部分在印度,下游流经孟加拉国,注入孟加拉湾

热带季风:全年高温,6月至9月为雨季,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。孟加拉国受西南季风灾害影响最大。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在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上降水最多

热带沙漠:西北降水稀水,破坏原始森林形成

由于南亚北部有高山屏障,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。

高考地理必须背考点

知识摘要

1.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;低层大气的组成,干净空气的主要成分和作用;大气的垂直分层和特点。

2.大气加热过程;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压带风带。

3.大气运动,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。

4.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天气系统、副热带高压、梅雨、伏旱。

知识结构

一、大气成分

1.干净空气:氮、氧、二氧化碳、臭氧

2、水气

3、固体杂质

二、大气圈结构

1、对流层

2、平流层

3、高层大气

三、大气运动的原因

1.根本原因:冷热不均:

2.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:同一水平面压差

3.水平运动动力:水平气压梯度力

四、大气水平运动受力

1.水平气压梯度力:决定原风向和风速

2、地转偏向力:改变风向,不改变风速

3.摩擦力:改变风向,降低风速

五、大气环流

1.低纬、中纬、高纬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

2、季风环流

(1)原因:海陆热性能差异;气压带和风带在季节移动;

(2)分布:东亚:温带季风气候;南亚:热带季风气候;

六、海陆分布影响环流

1.北半球气压带块状分布

(1)一月,大陆高压,海洋低压

(2)7月,大陆低压,海洋高压

2.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

七、常见天气系统

1、锋面

(1)冷锋

(2)暖锋

(3)准静止锋

2.气旋和反气旋

高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5

1.生命物质存在于地球上的原因

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:稳定的光照条件,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。

适合地球自身条件:日地距离适中,体积质量适中,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

的形成。

2.太阳活动标志:黑子:

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:对地球气候的影响,对无线电短波通信的干扰,对地球磁场的影响。

3.自转地理意义:

①昼夜交替;

②地方时差;

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差;

④形成地球椭圆体。

四、公转地理意义:

①昼夜长度的时空变化;

②中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;

③四季交替;

④五带分布。

作者: 791650988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